采购
产品
供应
企业
供给宽松 区域分化明显
1—5月,全球镍矿产量达164.63万吨,其中,5月单月产量34.62万吨;1—5月,全球精炼镍产量160.68万吨,其中,5月单月产量为32.13万吨,总体供给保持宽松态势。印尼虽将镍矿生产配额从2.985亿湿吨上调至3.64亿湿吨,但因受DMO内贸义务、生物柴油政策调整(拟B40提至B50)、新增外汇留存、全球最低税及拟新税项等多重因素制约,近两个月已有约28条RKEF生产线停产,冶炼运营普遍承压,上半年实际产量仅1.2亿湿吨,远低于配额,矿价持稳略涨。菲律宾则因天气好转、发运量保持高位,供应充裕致矿价承压下行。中国7月镍矿进口量处于近5年高位水平,由于当前处于消费淡季,港口镍精矿库存已连续累积4个月,8月15日,14港菲镍矿库存报1068万湿吨,处于近5年中位水平,表明国内镍矿供应总体充裕。
不锈钢淡季筑底 排产回升带动有限
当前,印尼与中国不锈钢行业均处传统消费淡季,需求疲软。200系与400系热轧和冷轧不锈钢售价已跌破成本线,仅300系部分型号仍维持微利。行业整体盈利困难,倒逼企业减产。国内不锈钢粗钢产量已连续4个月下滑,7月产量较2月高点减少30万吨,热轧产量回落至207.7万吨,同比略降0.8%。
行业压力向上游传导,国内镍生铁生产已陷入亏损,企业开工率与产量双跌,至近5年最低。为维持镍生铁库存稳定,企业转而增加进口。
随着不锈钢社会库存和期货仓单持续去化,价格逐渐企稳反弹,利润有所修复。加之近期“反内卷”政策推动落后产能退出,且行业消费淡季临近尾声,市场普遍预期8月钢厂排产将有所回升,带动镍生铁和废钢价格小幅上涨。但由于废钢货源偏紧,其经济性仍不及镍生铁。
值得警惕的是,“反内卷”政策在推动不锈钢价格反弹的同时,也可能导致行业总产量收缩,进而抑制对镍生铁的总体需求。
电池与电镀增长仍存 但外部风险积聚
1—7月,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%,1—6月,全球累计销量增长32%,显著拉动了硫酸镍需求,国内产量稳中有升。
从原料结构来看,虽然高冰镍生产硫酸镍利润最佳,但因产能限制,国内对高冰镍的需求总体稳定,并未大规模增加进口,仍主要依赖从印尼进口的MHP(氢氧化镍钴中间品)作为原料。
但美国加征汽车关税及多国反制措施,可能会导致全球汽车贸易收缩,电池、电镀领域的镍消费增长或将放缓。
合金内需强劲 出口高增 但隐忧渐显
1—7月,我国汽车产量累计同比增长12.6%,有力支撑合金镍消费。受国内需求推动,1—6月,国内精炼镍产量同比大幅增长41%,创近4年新高。同时,全球前6个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%,带动精炼镍出口需求激增,累计出口9.6万吨,同比增幅高达120%。
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正在上升。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%关税和多国相应的反制措施,可能会引发全球汽车贸易收缩,进而拖累电池、电镀及合金领域的镍消费增长,使中远期需求侧潜在风险增加。
库存高企 压制价格反弹空间
截至8月20日,LME镍库存高达20.9万吨,同比大幅增长81%;上期所镍库存接近2.3万吨,同比增长24%。两地库存均处于近4年以来高位,清晰印证精炼镍整体供应宽松格局。高库存持续压制镍价的反弹空间和市场情绪,使得任何上行尝试都难以形成有效趋势。
震荡仍是主旋律 关注结构性机会
从短期来看,印尼镍矿配额增加若落地为实际产量,镍矿价格将有下行压力。不锈钢排产回升虽支撑镍铁价格,但在政策调控下,总产量受限,需求拉动不宜高估。电池、电镀及合金行业虽保持增长,但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,潜在风险正在积累。且交易所镍库存居高不下,精炼镍整体供应宽松,镍价目前仍缺乏大幅上行驱动。因此,镍价短期内将继续以区间震荡为主,中期则需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变化和需求复苏信号。
转自:中国有色金属报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与本站联系删除。